设为首页 | | 联系我们
专题 | 专营店 | 经销商 | 商超 | 专栏 | 观察 | 彩妆 | 企业 | OEM | 案例 | 访谈 | 专家 | 品牌 | 特访 | 十佳 | 新品 | 营销 | 选读 | 市场 | 文化 | 情报 | 儿童品 | 口腔品 | 网销 | 香水 | 数据 | 直营店 | 精品 | 直通车 | 国际 | 评析 | 趋势 | 焦点 | 博客 | 管理 | 洗护 | 药妆 |
 

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由《壹早报》社主办,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,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、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,力图及时、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、趋势分析、市场调查等实用、有效的信息,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,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。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单期发行量12.4万份,月发行量24.8万份,发行范围遍布全国,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、生产商、原料供应商、零售终端……

 

市场售价:15元/期
订阅半年12期 总价¥180元 
订阅全年24期 总价¥360元 

 

洗涤化妆品周报

编辑部
电话:020-62236098
传真:020-38878137
投稿联系
1354809102@qq.com
订刊电话
020-62236097
广告业务
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
业务热线:020-62236098
国内统一刊号:CN34-0048
邮发代号:25-55

 
首页 » 周报 » 国际 » 正文

英国贸易投资部眼中的中国化妆品市场

发布日期:2012-03-23 14:25   作者本报翻译 聂泳华

本报翻译  聂泳华

中国化妆品市场在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,全球排名第三,对英国公司来说是座潜力巨大的金矿。过去几年,化妆品零售额呈双位数增长。在2007年,批发和零售额达到46.1亿英镑,相对上一年增长26.3%。2008年,数字飞升至56.3亿英镑,增幅22.2%。市场预测化妆品销售额年增长13%,到2010年达到94.5亿英镑。

像P&G、L’Oreal和Estee Lauder这样的国际巨头在这个新兴市场都运营良好。目前,化妆品属于中国消费品市场,国外的公司认可度较高。

 

中国化妆品的市场竞争态势

接下来,我们围绕化妆品主要的各领域(护发品、护肤品、彩妆及香水)展开。

护肤品是中国洗涤和化妆品领域最重要的一环,它占到总销售额的32.17%,既23.5亿英镑。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5.9-37.9亿英镑之间。但是,该领域竞争十分激烈。主要品牌是Olay(P&G)、Aupres(Shiseido)、L’Oreal和Lancome(L’Oreal)、Shiseido、Yue-Sai、Tjoy、Pond’s(Unilever)等,增长的关键来自于抗衰老或面部滋润护理产品。同时,我们发现,生产商发布的新品常附加各种功效,如美白、防晒、控油、抗雀斑、抗皱纹等。

护发产品领域呈现饱和状态,近年发展放缓。该领域完全被国外大品牌占领,像海飞丝、飘柔、潘婷(P&G),夏士莲和力士(Unilever)。本土品牌毫不怠慢,努力跟上国外竞争者的步伐,如霸王(霸王国际)和舒蕾(丝宝集团)。目前不建议英国公司试水该领域。

彩妆领域在接下来几年会成为中国化妆品领域重要的增长点。都市白领丽人是目标消费人群。唇膏销量占彩妆总销售额一半以上。然而,指甲油与脸部化妆品的扩张势头迅猛。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彩妆提供附加效果,如润滑配方或抗衰老成分的添加。最有名的当属Maybelline、L’Oreal和Yue-Sai(L’Oreal)、Christian Dior、Aupres(Shiseido)、Mary Kay等。

纯天然与药物化妆品是比较受欢迎也增长迅速的领域。该领域前景乐观,年增长率可达10%-20%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纯天然或药物产品的概念,他们认为最好的化妆品是纯净,安全而有效的。中药的使用尤为引人注目。同时,有超过170个医药公司进入了这个领域;最著名的是上海家化的佰草集以及来自苏州的隆力奇。

男士化妆品市场是新兴的领域。男士护肤品与化妆品市场的价值2008年达到最高记录的73.7万英镑,2010年将会是132万英镑。低端市场渗透、快速销售增长推动该领域发展。L’Oreal、Vichy、Dior、Shiseido和其他一些公司在女士产品线竞争激烈,利润下降的情况下,纷纷进军男士化妆品市场。市场分析师指出,年龄18-25岁的学生、白领阶层是主要的消费群体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产品推广来改变人们的观念,推动市场的发展。

婴幼儿与儿童化妆品的市场发展迅猛,为英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。在优生政策下,中国父母愿意在婴幼儿化妆品上花费更多。有的父母抱怨他们不得不对小孩使用成人产品,但那样对他们的健康又不好。目前主要品牌是Johnson&Johnson、Yu Mei Jin、Haiermian、Nuk、Mentholatum等。

 

中国化妆品的消费者特征

近来,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好低线城市(如厦门、福州、长沙、南京、海口等)的潜力,这些市场值得英国公司试水。首先,居民收入的显著增加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消费,进而激发了这些地区的巨大潜力。其次,相比一线城市(广州、深圳)竞争没有那么激烈。目前,市场起主导地位的是中低端的本土品牌。然而,较高的推销成本、假货的泛滥也值得担忧。同时,当地的消费者虽然收入增加,对价格还是非常敏感,而且品位不一。

高端的国外品牌主要客户来自一线城市的高收入中层阶级。这个客户群体占全市人口的20%本土的高端品牌以中低收入水平的中、老年顾客群为目标客户。低端本土品牌则以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的城市顾客定位。

中国内地的女性,尤其是高收入者是推动化妆品销售的主要动力。随着她们经济更加独立,对化妆品的需求也会更高。她们十分注重仪表和形象。

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的重视也是与日俱增。中国消费者对化妆品的潜在危险性表示担忧。化妆品的安全性就成了在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卖点。

中国化妆品的零售渠道:

无论你选择哪种模式,销售渠道必须在进军中国市场之前考虑清楚。

以下是化妆品的零售渠道:

1、百货商店:

百货商店是高端品牌化妆品在中国的主要零售渠道。中国顾客相信这种渠道提供可信度高、真实安全的产品。各大品牌都在百货商店设有美容专柜。典型代表是L’Oreal中国,拥有500多个柜台。顶级化妆品品牌(如Christian Dior,Chanel,SK Ⅱ)通常进驻高端百货公司——受富人青睐的购物场所。在华南地区,著名的商店有广州的丽柏广场La Perle(www.laperle-global.com)和友谊商店Friendship(www.cgzfs.com)、深圳的万象城Mix City (www.crcsz.com)和西武百货Seibu(www.seibu.com.cn)。

不过商场内的柜台竞争激烈。只有海外的大品牌才付得起租金、入场费,以及营销和管理的费用。对新来的竞争者,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和国内的品牌来说难度较大。

2、超市与特大超市:

这种零售形式面向大众市场,产品价格较低(如护发产品和基础的护肤产品)。代表品牌有Pond’s、TJOY、Biore、Clean & Clear。而且超市和特大超市收取驻场费用,公司也应该把管理费考虑进去。

3、药品店:

从药店买化妆品对中国顾客来说是种新体验。然而,这种模式吸引了大批想要拥有专家推荐的多功能、医用疗效或者天然的化妆品。这种渠道预估能在2010年带来45.3亿英镑的销售额,增幅达到10-20%。Vichy是该渠道最成功的案例,它在中国69个城市设立了超过1000家美容柜台。

4、专卖店

专卖店是主要的销售渠道。专业的服务,齐全的产品对大陆消费者吸引力十足。专卖店分两种:自主品牌专营店和专业多品牌店。

为改善经营,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,有些品牌通过直接管理和特许经营的方式开设专卖店。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Shiseido声称他们在2010年的专卖店数将达到5000家,主要位于中国大陆地区。

目前,大多数的多品牌专卖店都是区域性的,采取独立式小规模经营模式。这些店提供的产品多种多样,从不知名的品牌到国外大品牌都有。

与此同时,许多专业连锁店积极挖潜机遇。它们的规模更大,更注重塑造店面和品牌的形象。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Watsons、SaSa和Sephora。Watsons在全中国铺开了1000家门店。SaSa在2011年也将开到100家。Sephora(LVMH)预计在2010年拥有100家门店。

5、直销

中国目前禁止直销。因此外国中小化妆品企业不宜利用这种渠道。要想在中国直销,必须具备如下条件:(1)在中国投资640万英镑以上;(2)在中国直销的产品必须在中国本地生产;(3)缴纳160到224万英镑的保证金以保护消费者和政府的利益。目前,仅有Avon、Amway、Mary Kay等几家跨国企业得到了认可。

6、网上销售:

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习惯于方便快捷又价格低廉的网上购物。目前,1/4的网民会选择网上购物,在2010年通过网上销售获得的利润会超过40%。

目前已有很多C2C模式的化妆品店。淘宝、京东和当当是排名前三位的网上平台。对于国外的中小型企业来说,通过B2C网上销售开拓中国市场不失为一个良策。简单的在网上平台上注册成为卖家,你就能直接面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。你既可以自己管理运营和设定汇率,也可以外包给平台供应商来做。

7、药用化妆品店:

对于中国大陆的消费者来说,在西方已相当流行的药用化妆品店是个新理念。到目前为止,只有几个品牌涉足该领域。中国台湾的Cosmed是第一个吃螃蟹的。它在深圳有10家店,广州2家,珠海有1家。

[版权声明]有意转载此文章,请与《360化妆品网》联系。未经《360化妆品网》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,违者必究。经我公司同意转载,请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