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| 联系我们
专题 | 专营店 | 经销商 | 商超 | 专栏 | 观察 | 彩妆 | 企业 | OEM | 案例 | 访谈 | 专家 | 品牌 | 特访 | 十佳 | 新品 | 营销 | 选读 | 市场 | 文化 | 情报 | 儿童品 | 口腔品 | 网销 | 香水 | 数据 | 直营店 | 精品 | 直通车 | 国际 | 评析 | 趋势 | 焦点 | 博客 | 管理 | 洗护 | 药妆 |
 

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由《壹早报》社主办,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,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、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,力图及时、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、趋势分析、市场调查等实用、有效的信息,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,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。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单期发行量12.4万份,月发行量24.8万份,发行范围遍布全国,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、生产商、原料供应商、零售终端……

 

市场售价:15元/期
订阅半年12期 总价¥180元 
订阅全年24期 总价¥360元 

 

洗涤化妆品周报

编辑部
电话:020-62236098
传真:020-38878137
投稿联系
1354809102@qq.com
订刊电话
020-62236097
广告业务
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
业务热线:020-62236098
国内统一刊号:CN34-0048
邮发代号:25-55

 
首页 » 周报 » 彩妆 » 正文

两个案例 N种观点

发布日期:2014-06-10 17:06   作者本报记者 黄曦

  近日,不经意地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--《雅诗兰黛:中国成第二大国际市场,彩妆香水最具潜力》。在该文中,雅诗兰黛集团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一个调研,“目前只有约16%的中国女性定期使用彩妆,47%的女性偶尔使用香水。”故此,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:彩妆、香水两个领域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业务。

  然而,究竟在中国的终端市场,彩妆会不会像“围城”般:城里的人想出去、城外的人想进来?用例子来说明。

  “彩妆这种体验型的品类,占比肯定要逐渐加大”

  据A店老板介绍,目前在他的几家直营店内有四个彩妆品牌,其销售占比20%以上。另外,因涉及色号等因素,各品牌SKU均在150~160间,彩妆单品占店内最多。

  “现在整个中国的化妆品店都在挖掘彩妆的销售占比。彩妆这种体验型的品类,占比肯定要逐渐加大。”正因为如此,该店也适时地做出了一些调整。在原有的门店布局上,相应地减少护肤品的形象柜、增加彩妆的背柜数;中岛区进行集中、紧凑处理,开辟出围绕彩妆的体验区。品类管理上围绕着这样一个思路:区域上,彩妆大致占比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,休闲区占用四分之一面积,余下三分之二不到的区域陈列护肤、香水和个护;品类结构方面,彩妆占比达三分之一,剩下的三分之二由护肤、个人护理、香水分摊。从一个数据可以看出该店的转变,“以前店里护肤品牌背柜差不多有四到五个,现在最多保留两个,小店我一个都不要。”

  事实上,该店的四个彩妆品牌都有明显的品牌特征。但在采访中,他给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记者详细举例了这样两个品牌。第一个品牌:三四月主推两款睫毛膏,再专门搭配眼线液;五月开始推透气型CC霜。“我们自己卖这个睫毛膏,然后赠送59元以下任意一款单品。”第一眼看来似乎力度有点大。但实际上,据该店老板透露,通过其他产品的连带销售,利润率没有降反倒带动其他单品销售,加快了该品牌其他产品的库存消化,“增长了至少两倍”、“加上库存差不多一个月卖了540~550支睫毛膏。”而第二个品牌:将原来的四色眼影转变为单色眼影,减轻了导购在推销过程中的难度。另外,“我们基本上是组合来卖,连带起来一个眼影盒里至少四个单色眼影,”如此,反倒提升了客单。

  在采访末了,该店老板有此感触,“现在就感觉厂家比我们想的要多得多。”他认为,当厂家主动做出一些转变,诸如通过对产品与趋势的把握从而调整、推广明星品和主力品,“肯定是推他们最好的东西,所以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我们来费心了。”

  “彩妆,最困惑的事情”

  虽说,目前彩妆已经成为终端第二大品类,甚至在某些店内其占比与销售高居不下,即所谓“彩妆店”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专营店在彩妆上没有困惑。B店就有,“彩妆,是我最困惑的事情。”该店老板如是说。

  这困惑又是从何说起?“彩妆一般的品牌都有三四百个SKU,如果每个产品都备足的话,有多少库存?而且还有很多是死货。”这是该店老板给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记者的第一句话。按照该店老板的分析,以美宝莲为例,若将其每一个条码保留三个产品,600多个条码算下来的进货价就需六万多;倘若减少为保留一个,部分畅销品保留三个,整体算下来的价格也会在四万元左右。

  但实际上,终端的销售状况不见得能与之匹配。在走访终端的过程中,不少专营店老板都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,“彩妆实际上好卖的也就那么几款单品而已。”该店老板对此表示赞同,他认为一个彩妆品牌有三四百个单品再正常不过,“但是好卖的不过就那么二三十个。还有卖得动的,也就百来个。”在他曾经做过的一个统计中,一个彩妆品牌能动销甚至三个月内有动销一次的产品,合计起来只有一百多个。而剩下的两百多个单品是不动销,更甚者半年没有动销的。“这里就要问问厂家,有没有想过把那些不要的直接砍掉。”

  另外一个困惑跟坪效有关。不同于护肤品,“像现在我们店里基本上不给护肤品形象柜。但是彩妆还有柜台,彩妆不给柜台是不行的。”若还是维持原貌,同样八米或者十米的柜台仅能摆放、陈列四个品牌,“但是彩妆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个给个一米六、两米,这样坪效上不来。”倘若是缩减护肤品区域、增加彩妆陈列,该店老板认为,这一点对全国绝大多数终端而言不现实。目前彩妆在终端的占比大致在15%左右,护肤品仍然是大主力品类。“护肤减少了,单品减少了,是不是减少了顾客的满意度?”这里再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是,假使彩妆柜台缩减,但单品却没有相应减少,一来硬生生将产品“塞”上柜台不美观,二来若是终端自行将某一单品“砍掉”,碰着刚好有这一需求的消费者,“缺货,这会给顾客什么感觉?”

  补充一个小插曲。虽说彩妆是最困惑的事情,甚至今年的占比都没法达到15%,但B店老板向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记者透露了这么一个事儿。在他家的彩妆品牌中,有一个品牌就有较好的品类结构。该品牌SKU保留一百多个、柜台面积不大,“但是它的量就比别人的都好,平均水平至少高上30%。”

  在结尾处,本应该有一个总结,至少说说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。但这里,记者却不愿意框定这个结论。仅仅只想通过这样两个简单案例的对比,引发些不一样的观点。对于到底是什么样的观点,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”。


[版权声明]有意转载此文章,请与《360化妆品网》联系。未经《360化妆品网》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,违者必究。经我公司同意转载,请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