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| 联系我们
专题 | 专营店 | 经销商 | 商超 | 专栏 | 观察 | 彩妆 | 企业 | OEM | 案例 | 访谈 | 专家 | 品牌 | 特访 | 十佳 | 新品 | 营销 | 选读 | 市场 | 文化 | 情报 | 儿童品 | 口腔品 | 网销 | 香水 | 数据 | 直营店 | 精品 | 直通车 | 国际 | 评析 | 趋势 | 焦点 | 博客 | 管理 | 洗护 | 药妆 |
 

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由《壹早报》社主办,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,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、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,力图及时、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、趋势分析、市场调查等实用、有效的信息,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,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。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单期发行量12.4万份,月发行量24.8万份,发行范围遍布全国,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、生产商、原料供应商、零售终端……

 

市场售价:15元/期
订阅半年12期 总价¥180元 
订阅全年24期 总价¥360元 

 

洗涤化妆品周报

编辑部
电话:020-62236098
传真:020-38878137
投稿联系
1354809102@qq.com
订刊电话
020-62236097
广告业务
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
业务热线:020-62236098
国内统一刊号:CN34-0048
邮发代号:25-55

 
首页 » 周报 » 营销 » 正文

被销量下滑打乱的营销节奏何时回归正常?

发布日期:2016-10-13 17:25   作者刘春雄
  营销节奏这么乱,都是销量下滑惹的祸
 
  不得不承认,这两三年传统企业的营销节奏被打乱了,是不正常的。
 
  营销节奏被打乱,主要有两大原因:一是面对互联网,特别是电商,无所适从;二是面对销量持续下滑,应对失当。今天我们不讲互联网,只讲销量下滑。
 
  最近两三年,传统企业的销量一直在连续下滑。这是多数企业从未经历过的,企业的营销节奏就是为此被打乱的。
 
  营销节奏被打乱的一个表现就是:正常的营销工作没有了,大家都在做不正常的工作,结果造成营销工作的恶性循环。
被销量下滑打乱的营销节奏何时回归正常?
 
  应急反应,节奏被打乱
 
  一个人,一个企业,面对突发状况,会有应急反应。因为没有预案,没有经历,只能是应急反应。
 
  多数应急反应是本能的,不是专业的,本能的反应就是自我保护,这是人的本能。行业销量突然下滑,就在企业的预料之外。
 
  应急反应不奇怪,奇怪的是过去两三年一直处在应急反应之中。
 
  中国企业过去一直处在增长之中,企业的差别是增长率的高低之别,因为行业是增长的。
 
  然而,2014年多数传统企业,特别是快消品企业,突发状况:几乎所有企业销量都在下滑。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,包括部分前几年增长势头不错的小行业,也突然陷入下滑状态。
 
  不仅2014年是下滑的,2015年还是下滑的,2016年还有很多企业也是下滑的,这确实是前所未有。
 
  如果说以前只有行业做得较差的企业销量下滑的话,那么这一轮下滑的特点是行业龙头企业普遍下滑。
 
  这算不算突发状况?这是不是在预料之外。也许有些行业研究做得好的企业有心理准备,相信多数企业是没有心理准备的。
 
  没有心理准备,但销量确实下滑了,于是,多数企业进入了“应急状态”:保销量。
 
  企业的正常营销节奏,就被保销量打乱了。
 
  从“做增量”到“保存量”
 
  也许从现在看,2014年的销量下滑是正常的,但当时一定不这么认为,并且在统计数据出来之前,很大可能不知道是行业在下滑,通常会认为只是自己在下滑。
 
  要知道,过去的营销节奏是做销量,其实质是“做增量”。既然是“做增量”,就一定是与增量相关的工作。
 
  我过去就一直提倡,业务员一定要做“与销量增长相关”的工作,过程考核也与此有关。销量下滑后就要“保销量”,其实质是“保存量”。
 
  从“做增量”到突然进入“保存量”,营销节奏肯定被打乱了。更可怕的是,企业这样做其实是无意识的,因为应急反应本身就是无意识的,否则怎么说是本能反应呢?
 
  恶性循环的“保存量”
 
  销量下滑了,短期内怎么“保存量”?做过销售的人都不陌生,一定是所谓的“促销”,利用促销政策压货、占仓。营销界过去有一个说法:没有完不成的销量,只有完不成销量的政策。
 
  有了促销政策,渠道短期内是可以压货的 。货压下去了,会给人一个错觉:销量是挤出来的。过去压货,其实就是一直奉行这个理念:挤销量。
 
  哪知此轮下滑不同以往,就是销量竟然挤不出来了。于是,恶性循环开始了:因为压下去的货消化不了,于是大量“临期品”要求退货,“短保产品”尤其严重。不退货肯定不行,因为如果不退货,下轮压货也无用了。
 
  前期做“压货”,后来再处理压货的问题(临期品)。营销队伍的时间和工作就被消耗在这两项工作上了,因为这两项工作是压倒一切的工作。别的工作可以不做,“压货”保销量一定要做,处理“临期品”工作不得不做。这还只是第一个恶性循环。
 
  因为压货越来越难,只有出台更大的政策,通常是“坎级政策”。“坎级政策”的坎级越大,压货越多。但是,坎级政策也意味着小终端得不到政策,反而是那些“二批”能够吸纳政策。于是,第二个恶性循环开始了:坎级政策越大,能够得到政策的小终端越少,最后做“二批”代替了曾经流行的“深度分销”,企业的终端覆盖率下降,反过来又影响了销量。
 
  我之所以提出“营销节奏”被打乱,就是因为很多企业陷入了上述两个恶性循环难以自拔。
 
  跳出恶性循环,回归正常节奏
 
  2014年,销量下滑,人们认为不正常。这是正常的反应,“保存量”没错。
 
  2015年,销量继续下滑,很多人还认为不正常。这也属正常反应。不过,已经有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了。
 
  2016年,已经有更多的企业意识到,销量下滑是正常的,过去的应急反应才是不正常的。有的企业开始调整了,而且有些调整得还不错。
 
  企业完全放弃“保存量”肯定不行,因为对手还在压货。
 
  回归正常,也不是回归到原来的状态,因为增量几乎已经不可能。
 
  回归正常,一定要弄清楚:以后的正常营销是什么?如果不谈互联网,我认为以后的正常营销在于如何推广中高端产品,实现主流换挡,结构调整。
[版权声明]有意转载此文章,请与《360化妆品网》联系。未经《360化妆品网》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,违者必究。经我公司同意转载,请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