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| 联系我们
专题 | 专营店 | 经销商 | 商超 | 专栏 | 观察 | 彩妆 | 企业 | OEM | 案例 | 访谈 | 专家 | 品牌 | 特访 | 十佳 | 新品 | 营销 | 选读 | 市场 | 文化 | 情报 | 儿童品 | 口腔品 | 网销 | 香水 | 数据 | 直营店 | 精品 | 直通车 | 国际 | 评析 | 趋势 | 焦点 | 博客 | 管理 | 洗护 | 药妆 |
 

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由《壹早报》社主办,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,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、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,力图及时、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、趋势分析、市场调查等实用、有效的信息,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,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。《洗涤化妆品周报》单期发行量12.4万份,月发行量24.8万份,发行范围遍布全国,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、生产商、原料供应商、零售终端……

 

市场售价:15元/期
订阅半年12期 总价¥180元 
订阅全年24期 总价¥360元 

 

洗涤化妆品周报

编辑部
电话:020-62236098
传真:020-38878137
投稿联系
1354809102@qq.com
订刊电话
020-62236097
广告业务
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
业务热线:020-62236098
国内统一刊号:CN34-0048
邮发代号:25-55

 
首页 » 周报 » 专营店 » 正文

我为什么不想开店了?

发布日期:2017-03-27 11:41  
   一个县城店主的自白——
 
  我是一个化妆品店老板。
 
  今年四十多岁,不能说在日化行业呆的时间不长,也有将近二十年了,既做不到闷声发大财,又没有做出什么名气来,相比于很多人来说,算是半辈子憋不出个屁来。
 
  我所在的地方,是一个地级市下辖的县级市,整个县的人口不多,在全省里面应该都可以排的上倒数,县城的城区就三四条街道,要说正儿八经的化妆品店,搁在十来二十年前,也就一两家,还主要是以大日化洗涤、洗护和纸品为主,那时候县城里超市就更是没见过了,要买日化用品,就到那种日化店里,或者直接就上街面上的小杂货铺,基本上就能满足需求了。
 
  在这二十年的前十年,我是做经销商的,在当时,我做的就是洗发水的代理生意。
 
  虽然做了很多年,但其实我一共只代理过两个品牌,这两个牌子主攻的路子基本上都是小县城或者农村,取了个看起来比较像国外牌子的名字,然后就一直冒充着国外品牌在小地方卖。当然,其实这无可厚非。在我们这种小地方,如果不是那种比较正规、规模比较大的店铺,一般是很难找到比如夏士莲、清扬、海飞丝这种品牌的正品的。而且这种情况不仅仅只是在我们这里有,大部分的农村、县城都差不多这种情况,假货横行、产品一打开就是浓重的香精味、液体浓度也要比正品稀上不少。也因此,尽管当时我所代理的品牌没有什么知名度,但赖于这种情况,当时在门店的销量其实还是不错的。
 
  零几年的时候,县里面才出现第一家正规一点的超市,然后陆陆续续,开启了第二家、第三家,超市货源正,客源便随之而去,而当时超市想要打响知名度,自然不会从我手上进货,找的都是那种很有名气的日化品牌。
我为什么不想开店了?
 
  日子越来越难过。
 
  于是,我就寻思着,该做点啥。
 
  家里人说,不如自个儿开个店吧。我想着,也是。
 
  约莫08、09年的样子,我的第一家化妆品店开起来了,那个时候,县城里大概有三四家化妆品店,其中有两家是以化妆为主、顺带销售产品的形式存在,另外一家算是我的直接竞争对手吧。不过在14年,我二度开启第二家店的时候,那家店倒了,可能很多人觉得,我会就此做大做强下去。
 
  但是,我的第二家店,在去年,被第二次关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
 
  我来捯饬捯饬捋一捋,说给你们听。
 
  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,店面用的是自己的,面积在当地不算小的了,大约有五六十平,因为面积够大,所以做得品类相对比较全,但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化妆品店,应该只能叫做日化店吧。
 
  刚开始做的时候,销售额非常可观。因为当时经营的基本上都是有进行电视广告投放的品牌,加上互联网还没有普及,消费者的购买渠道没有打开。当时竞争对手的侧重还是在大日化上,而我从洗发水代理出身,所以开店之后,更注重的是护肤类,开始的经营很是一帆风顺。
 
  之后的两三年,县城陆陆续续又开了几家化妆品店,但好像都活不长。没办法,小地方的市场是很容易饱和的,先入者占有一定稳定的客流量之后,后入者想要把消费者挖过来不仅要让出很大一部分利益,还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客情维护,打通与顾客的情感关节。所以我还要讲我和刚刚那个竞争对手的事情。
 
  12年的时候,我们同时对自己的店做出了改变,我新开了一家只有十来平的化妆品精品店,而对方则是几乎一刀切掉之前所有的业务,开始转型做进口品。不仅仅是美妆,还包括生活用品、食疗保健类的产品,有点像现在的那种跨境进口品专营店。
 
  不得不承认,我们的转型,都做得不怎么样,在于错判了形势。
 
  做出开彩妆精品店的决定是因为之前有一次去地级市玩的时候,发现街面上化妆的人明显多了很多,化妆品店的繁华更是我们这种小县城所比不了的,我就觉得,其实消费者是有这个需要的,只是我们没有把握住。
 
  当我开起精品店的时候,就把主攻的品类放在了彩妆上,里面销售的产品单价都不高,最贵的单品可能只有59元,但是基本上该有的品类都有了,刚开的时候生意还不错,很多老顾客都会到新店买些东西回去试试玩完,最初投入的成本一下子就回来了,可是好景不长,因为在我们当地,年轻人相对较少,化妆出门的意识比大的地方要落后一点,新鲜劲一过就没了,这直接导致成本回收之后还没进入收割期呢,就迅速进入了亏本状态,亏了两个月之后,我决定先停一停,再找找思路。
 
  而另一家转型做进口品的店比我过的要更惨一点,因为他做的进口品售价对于我们这地方来说非常贵,范围又很杂,加上品牌的名字不是很大,但是多数顾客进店也就只是看看,消费的人并不多。
 
  大家都处在一个瓶颈。
 
  就这么到了14年,14年年底的时候,我那个“竞争对手”终于坐不住了,关掉了原来的店面,其实那时候才能算得上是进口品开始有一点点爆发的预兆了。这时候,我觉得可以以进口品为切入点,重新开始筹备第二家店。
 
  但是进口品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做,还是老问题,小地方的人对品牌的认知有限,基本上进店都是问那些爆款,其他的品牌乏人问津。刚开始我想,至少能引流,慢慢肯定也能为其他品牌打开销路,但是并非如此,因为城区人口不多,虽然爆款的销量好,但是总体来说利润并不高,因为爆款的进货价要相对贵一点。店里的进口品牌基本上都来自韩国,但是都不是什么知名的品牌,因为店的规模和客流量达不到上游经销商的指标,没能吃下来,结果就导致店里引进的品牌连二三线都算不上,虽然单品利润高,但是销售量实在是惨不忍睹。
 
  当时有朋友劝我找点野路子,就是那种没有走正规流程的产品,不仅利润高,而且都是名品,销售肯定好,但是考虑了很久,还是决定做个“良民”。现在每次看到有曝光未经批准或者检验的进口化妆品行为的店家,就觉得还好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。
 
  朋友说我傻,我也觉得挺傻的,终于进口品经营不下去了,当然有我自己的问题,客观环境也有一定影响,因为在我关掉第二家店之前,城区几乎绝大部分的化妆品店都裁撤了进口品牌的专柜,只保留了爆品和单价低的产品作为引流,接着安心地继续做着电视广告上常见的品牌。
 
  而我,也不想再一次尝试了。
[版权声明]有意转载此文章,请与《360化妆品网》联系。未经《360化妆品网》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,违者必究。经我公司同意转载,请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。